摘要2-3
Abstract3-5
引言5-6
一、 施尼特凯第四交响曲创作背景6-9
(一) 《第四交响曲》创作背景6-7
(二) 施尼特凯的家庭背景与宗教音乐创作7-9
二、 “复风格”与《第四交响曲》的创作思维9-14
(一) “复风格”概念及形成9-12
(二) 第四交响曲的“复风格”特点12-14
三、 多元化音高组织14-25
(一) 核心音列的探讨及运用14-20
1、 核心音列的探讨14-18
2、 核心音列的直接利用18-20
3、 核心音列的变形利用20
(二) 核心音列的线性探讨20-23
1、 同度卡农21
2、 半音化模仿卡农21-22
3、 同步卡农22-23
(三) 核心音列的织体探讨23-25
1、 “绳状”形态23
2、 “块状”形态23-25
四、 施尼特凯《第四交响曲》的结构特点25-32
(一) 整曲的结构特点25-26
(二) 分段简介音乐结构和材料26-32
结语32-33
参考文献33
212、 半音化模仿卡农21-223、 同步卡农22-23(三) 核心音列的织体探讨23-251、 “绳状”形态232、 “块状”形态23-25四、 施尼特凯《第四交响曲》的结构特点25-32(一) 整曲的结构特点25-26(二) 分段简介音乐结构和材料26-32结语32-33参考文献33